昔闻退之与东野,相与结交贱微时。
孟不改贫韩渐贵,二人情契都不移。
韩无骄矜孟无腼,直以道义为己知。
我今与子亦似此,子亦不愧前人为。
北都健儿昨日至,扣门乃得所遗诗。
上言病中初有寄,下言我咏蟠桃枝。
盛衰开落感残杏,暮春无事羡游丝。
班班鸠鸣忽怀念,一扫十幅无闲辞。
洛川花图多品目,斗新争巧始可疑。
读书又忆石夫子,似蚕作茧诚有之。
镇阳归梦北潭北,吟此八章谁谓痴。
最後有文吊尹子,寿夭唑问信所悲。
共书大轴许传玩,一日百展曾忘疲。
报君亦欲齎满轴,恐费纸墨令人嗤。
晨登日观峰,海水黄金熔。
浴出车轮光,随天行无踪。
正视刺我目,攒集如剑锋。
照曜万物兴,磨灭万物凶。
草木既无命,必闻石间松。
当时一避雨,安得大夫封。
人而苟不遇,抱简诵六龙。
未生潭上云,空望山中雨。
湛湛陈桂樽,坎坎奏鼍鼓。
萧萧灵风来,蹲蹲祝郎舞。
莫言春作迟,但念寒滩阻。
何当发泉源,绿水浸沙渚。
不与农者期,自将舟人语。
定作榜歌行,暮投丹湖浦。
瞻祠草树失,认岭烟霞吐。
平吞东南吴,远带西北楚。
川泽见坡陁,龙蛇蹙鳞膂。
人经兴寤叹,事往成前古,
考碑何验今,涂马立空庑。
余知骨相贫,岂敢望冥许。
愿乘溪流深,滂沛随彻俎。
忆昔射策干先皇,珠帘翠幄分两厢。
紫衣中使下传诏,跪捧冉冉闻天香。
仰观眩晃目生晕,但见晓色开扶桑。
迎阳晚出步就坐,绛纱玉斧光照廊。
野人不识日月角,仿佛尚记重瞳光。
三年归来真一梦,桥山松桧凄风霜。
天容玉色谁敢画,老师古寺昼闭房。
梦中神授心有得,觉来信手笔已忘。
幅巾常服俨不动,孤臣入门涕自滂。
元老侑坐须眉古,虎臣立侍冠剑长。
平生惯写龙凤质,肯顾草间猿与獐。
都人踏破铁门限,黄金白璧空堆床。
尔来摹写亦到我,谓是先帝白发郎。
不须览镜坐自了,明年乞身归故乡。
我欲之许子有赠,为我为学勿所偏。
诚知子心苦爱我,欲我文字无不全。
居常见我足吟咏,乃以述作为不然。
始曰子知今则否,固亦未能无谕焉。
我於诗言岂徒尔,因事激风成小篇。
辞虽浅陋颇克苦,未到二雅未忍捐。
安取唐季二三子,区区物象磨穷年。
苦苦著书岂无意,贫希禄廪尘俗牵。
书辞辩说多碌碌,吾敢虚语同後先。
唯当稍稍缉铭志,愿以直法书诸贤。
恐子未谕我此意,把笔慨叹临长川。
蕊宫夜凉张暑晏,仙姝散花水晶殿。
霞绡中单云锦缘,黄金为房玉为钿。
翠旌导前宝盖殿,霓裳中序按未遍。
一人素衣持羽扇,欣然中立白玉弁。
群姝被酒酡发面,冠佩倾然醉相盼。
彼峨弁者色不变,以口承露不肯咽。
终然贞白难为荐,独向西风抱清怨。
一别清风又十霜,重来三径未全荒。
此君已觉垂垂老,稚子今看稍稍长。
书简漫消新岁月,渔竿不厌旧沧浪。
试呼浊酒歌淇澳,昨夜疏帘雨正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