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筠 (?一778年),唐朝华州华阴(今陕西华阴县)人。字贞节。一作正节。性高鲠,少举儒子业,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。天宝初召至京师,请隶人道门。后入嵩山,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。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。玄宗多次征召,应对皆名教世务,并以微言讽帝,深蒙赏赐。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,固辞还山。东游至会稽,大历十三年(778)卒于剡中。弟子私谥“宗元先生”。共著有 77 篇诗文
收藏
玄宗开元间进士,据《文苑英华》卷二三考知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五代时曾仕后蜀为工部侍郎、判云安。其判云安时,尝作《感怀诗十韵》,并刻于石上。事迹见《太平广记》卷二七九、《十国春秋》卷一一五。《全唐诗》存断句4句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唐代中宗朝为长安尉。张仁愿在朔方,奏用分判军事。开元十三年,帝自择刺史,寇泚由兵部侍郎出守宋州,赋诗祖饯诗一首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卢怀慎(?-716年),滑州灵昌(今河南滑县)人,唐朝宰相。卢怀慎出身于范阳卢氏北祖第三房,进士及第,历任监察御史、吏部员外郎、侍御史、右御史台中丞、兵部侍郎、黄门侍郎,封渔阳县伯。他虽居高位,但为官清廉。唐玄宗继位后,任命卢怀慎为宰相,初授同中书门下三品,后升黄门监(即侍中),并兼任吏部尚书。他自认才能不如姚崇,遇事推让,被讥为“伴食宰相”。开元四年(716年),卢怀慎病逝,追赠荆州大都督,谥号文成。共著有 3 篇诗文
收藏
王烈(生卒年不详) 字正邦,号寻乐。江西抚州乐安人,明代诗人。为诸生。宏治年问被荐参编《江西志》,后又荐为《大明会典》编修,未及上任而卒。性敏颖,重情谊,有远大志向,深受乡党看重。文学上有一定成就。诗歌注重艺术效果,初具风格。著有《寻乐堂集》11卷,其中文5卷,诗6卷,存目于《四库全书总目》集部别集类,还编有《江西文献集》,今未见。《江西诗征》存其诗。共著有 4 篇诗文
收藏
善生,唐朝诗人,贞元时僧。诗四首,都为五律体裁。共著有 4 篇诗文
收藏
彭晓,男,唐末五代著名道士。本姓程,字秀川,号真一子,西蜀永康人。倡导性、命双修。少好修炼,与击竹子何五云善。五代后蜀时,明经登第,迁金堂令。据传遇异人得丹诀,修炼于县内飞鹤山,自称“昌利化(二十四治之一)飞鹤山真一子”。常以篆符为人治病,号铁扇符。能长啸,为鸾凤声。蜀主孟昶屡召,问以长生久视之道,晓曰:“以仁义治国,名如尧舜,万古不死,长生之道也。”昶善其言,以为朝散郎、守尚书祠部员外郎、赐紫金鱼袋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姚康,字汝谐,又名康复,下邽人,诗人。登元和十五年进士第,试右武卫曹参军、剑南观察推官。大中时,终太子詹事。诗四首。唐元和十五年(820), 姚康于科举中进士及第, 历任试右武卫曹参军, 剑南观察推官。大中年间, 任太子詹事一职。姚康着有《统史》 , 传于世。姚康还喜游作诗, 仅留诗四首。共著有 4 篇诗文
收藏
杨守礼(?~1555年),山西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)人。正德六年(1511年)进士,历任湖广签事、叙州通判、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、河南参政等职。嘉靖十八年(1539年)秋任宁夏巡抚。到任后,整肃边防,修筑贺兰山赤木口,并有志于恢复北路镇远关、黑山营重防。次年冬,以功升右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。在明代历任宁夏巡抚的官员中,他是一位受到宁夏地方父老高度赞扬的巡抚,尤其是他修筑赤木口关墙,可谓是“利益于宁夏之大者无逾于此”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
热门作者

扫描二维码

打开小程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