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慥(?—1155年)为南宋初道教学者。字端伯,号至游子,晋江(今福建泉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。曾官至尚书郎、直宝文阁。晚年隐居银峰,潜心修道,主张“学道以清净为宗,内观为本”,编成《道枢》四十二卷,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,包括义理、阴符、黄庭、太极、服气、大丹、炼精、胎息、金碧龙虎、铅汞五行等。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,进祀乡贤祠。共著有 7 篇诗文
收藏
罗颖(?—?),字号不详。江西南昌人。五代南唐后主年间(961─975)邓及榜进士第二人。罗颖少时读书刻苦,但在科考时被考官排在倒数第一。幸亏后主李煜很赏识罗颖的答卷《销刑鼎赋》,圈点其名,拔为第二。宋军南下,罗颖再应科举不第,路过汉祖庙,顿生感慨,题诗于壁。少顷,辄自免冠,鞠伏庙庭,陈自咎之言。人扶离去,数日卒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字之仪,朗山人,滋之子也。咸通时,为祠部郎中。昭宗朝,为翰林学士。诗四首,皆为咏物诗,但其写法与同样以写咏物诗著称的罗隐有所不同,后者多直接从所咏物本身出发,结合一些有关的俗谚常理,反用其义,以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;而之仪的诗多结合神话历史故事,挖掘新意,给人以悠远奇幻的感觉。唐陈郡汝南(今属河南)人,一作蔡州朗山(今河南确山)人,字之乾,一作之仪。咸通中,官祠部郎中,又曾为虢州刺史。昭宗时为翰林学士。与温庭筠友善。作有传奇小说《甘泽谣》一卷,其中《红线》一篇最为著名。共著有 12 篇诗文
收藏
令狐绹,(795-872)晚唐朝大臣、政治家。京兆华原(今陕西省耀县东南)人。字子直。令狐楚子。性懦,精文学。唐文宗李昂太和四年(830年)进士,开始从政。前后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、左拾遗、左补阙、户部员外郎、右司郎中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唐初人。与王仙客友善。二人曾互以姓氏相嘲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柴元彪,(约公元一二七零年前后在世)字炳中,号泽襢居士,江山人,柴望之徒弟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。尝官察推。宋亡舆从兄望等四人隐居不仕,人称“柴氏四隐”。元彪工诗,著有袜线集,巳佚。今存柴氏四隐集,《四库总目》中。共著有 8 篇诗文
收藏
含曦,唐元和、太和间长寿寺僧。诗一首。唐元和、太和间长寿寺僧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邾仲谊,名经,号观梦道士,又号西清居士。明·徐一夔《如丰稿》卷入《送邾仲谊就养序》曾记邾自称“居士世家吴陵”,吴陵又名海陵,属扬州路泰州。故亦有称其为维扬人者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宋齐愈(公元?年—1127年),字文渊,号迟翁,里居及生年均不详,卒于宋高宗建炎元年。宣和中为太学官,徽宗召见,命作梅词,须是不经人道语。齐愈立进《眼儿媚》词,徽宗称善。靖康初,官谏议大夫。建炎初,以推举张邦昌,谕死。宋齐愈所作《眼儿媚·咏梅》词,今存《花庵词选》中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刘羲叟(1018-1060),字仲庚,北宋时泽州晋城(今属山西)人。天文学家。刘羲叟的学识与著作是多方面的,尤其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成就较为突出。《宋史》还记载:刘羲叟精通算术之学,颇有造诣,而且说他有”观天象而知人事“的本领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
热门作者

扫描二维码

打开小程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