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峦,唐末匡庐僧,他的作品《蜀中送人游庐山》《牧童》《浮桥》《逢老人》《琴》。共著有 5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文收,张文琮从父弟,贝州武城人。隋内史舍人张虔威子也。尤善音律,尝览萧吉《乐谱》,以为未甚详悉,更博采群言及历代沿革,裁竹为十二律吹之,备尽旋宫之义。时太宗将创制礼乐,召文收于太常,令与少卿祖孝孙参定雅乐。十四年,景云见,河水清,文收采《朱雁天马》之义,制《景云河清》乐,名曰“燕乐”,奏之管弦,为乐之首,今元会第一奏者是也。咸亨元年,迁太子率更令,卒官。撰《新乐书》十二卷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韩常侍——唐代诗人,著有《句》、《和人忆鹤》等。共著有 8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荆干臣,生卒年不详。家居东营(元代大宁路兴中州,今内蒙古宁城西)。 虽生长豪族,但能折节读书。少年时游学于燕地(今河北、北京一带)。元·钟 嗣成《录鬼簿》记其官职为“参军”,元·王恽《狄涧先生大全集》卷二十三有 《送荆书记干臣北还诗并序》,作“干臣参议”,并记录了他至元年间曾随忻都 等东征日本事(详见孙楷第《元曲家考略》)。共著有 3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袁州宜春人。南唐升元末举进士第,官枢密副使。坐宋齐丘党赐死。留有诗一首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道恭,唐初僧人。苏州人。有高行,学该内外,为时人所称。太宗贞观二十二年(648)奉召至洛阳宫,太宗召见,并令其赋诗咏衲袈裟。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一首,《全唐文》录存其铭一篇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赵光远,华州刺史骘之子,不第而没。光化中,韦庄奏赠官。共著有 2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范致虚(?~1137年)字谦叔,福建建阳人。宋哲宗元祐三年,中进士,为太学博士,以祖送邹浩获罪停官。宋徽宗立,召为左正言,出郢州通判。崇宁初,召为中书舍人,改兵部侍郎。政和七年,入为侍读、修国史,寻除刑部尚书、提举南京鸿庆宫。宣和七年,以陕西五路经略使率兵勤王。宋高宗即位,徙知邓州,寻加观文殿学士,复知京兆府,因兵败失城,责授安远军节度副使、英州安置。绍兴七年,召复资政殿学士、知鼎州,行至巴陵而卒,赠银青光禄大夫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房琯(697年-763年),字次律,河南(今河南偃师)人,唐朝宰相,正谏大夫房融之子。房琯弘文生出身,历任校书郎、冯翊县尉、卢氏县令、监察御史、睦州司户、主客员外郎、主客郎中、给事中、宜春太守、太子左庶子、刑部侍郎,赐爵漳南县男。杜甫在房琯罢相后数次上书皇帝,为房琯辩护,结果遭到贬官,后留有《得房公池鹅》、《别房太尉墓》等诗篇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元晟,生卒年不详,河南洛阳人。玄宗天宝中师事萧颖士,曾应进士试。十三载(754)在长安,与刘太真等12人同送萧颖士赴河南参军任。后隐居杭州于潜县潜山。事迹散见皇甫冉《送元晟归潜山所居》、《唐诗纪事》卷二七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1首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