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宣卿(834-868),字仲节,号片玉,谥孝肃,岭南第一状元。唐文宗太和八年(公元834年)农历八月十七日出生在封川县文德乡长乐里(今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)。两广的第一个状元,也是我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,高中时只有17岁。莫宣卿墓在河儿口镇西村东坡锣鼓岗上共著有 4 篇诗文
收藏
[唐](公元七六七年至八三六年)字拱之,(一作珙之)婺州东阳人。于唐代宗大历二年,卒于文宗开成元年,年七十岁。贞元中,与弟定并登进士第。初为徐州张建封掌书记。长庆时,由比部郎中进知制诰。历工、刑二部侍郎,累封长乐县公,擢东川节度使。疾革时,适将断一重刑之案,家人请宥之。宿道:“命修短,天也。吾不敢挠法以求佑”!卒,命薄葬,悉以平生书纳墓中。谥曰懿。宿著有文集四十卷,《新唐书志及旧唐书本传》传于世。共著有 2 篇诗文
收藏
陈景沂(生卒年未详),或说名景沂,或说名咏,景沂为字,号愚一子、肥遯子。其籍贯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作天台,民国《台州府志》作泾岙(今温岭市晋岙村),经考证,以宋台州(今属浙江)为是。理宗宝祐(1253-1258)年间重新整理《全芳备祖》,并进献朝廷,请人作序,谋求出版。综其一生行迹,属于当时的江湖游士,没有科举、仕宦方面的任何信息,布衣终身,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江淮、湘赣、浙闽等地漫游、客居。现存著作唯有《全芳备祖》一种,其中收有一些自己的诗词和短文。共著有 3 篇诗文
收藏
杜旟(yú)(约公元1190年前后在世)字伯高,号桥斋,金华(今属浙江)人,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光宗绍熙初前后在世。吕祖谦门人。淳熙开禧间(公元1174--1207年)两以制科荐。与弟仲高、叔高、幼高、季高并有词名,时称“杜氏五高”。陆游、叶适、陈亮、陈傅良皆赞其文,且与之交。有《桥斋集》不传。《全宋词》存其词三首。共著有 0 篇诗文
收藏
刘沆,今江西省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人。北宋至道元年(995年)九月十八日生。天圣八年(1030年)刘沆进士及第,名列第二。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(副宰相)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(宰相)共7年,“自进士设科,擢高第至宰相者,吉郡以沆为首”,在位以“长于吏事”著称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张宁(1426—1496)字靖之,号方洲,一作芳洲,浙江海盐人,明朝中期大臣。景泰五年进士,授礼科给事中。丰采甚著,与岳正齐名,英宗尝称为“我张宁”云。成化中出知汀州,先教后刑,境内利病悉罢行之。后为大臣所忌,弃官归,公卿交荐,不起。能诗画、善书法,著有《方洲集》等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邵楚苌,字待伦,闽县“邵岐”乡(今福州仓山区城门镇“绍岐”村人)。唐宝应元年(762年)生。贞元十五年(799年),以《信及豚鱼赋》、《行不山径诗》等题成进士。当时的侍中马燧建“木香亭”,极尽奢华。邵楚苌很反感,写诗《题马侍中燧木香亭》讽刺。唐会昌六年(846年),楚苌病逝,年85岁,葬瑞迹寺旁(在今福州仓山区城门镇林浦下董村)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蔡京(1047年2月14日-1126年8月11日),字元长,北宋权相之一、书法家。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(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)人。熙宁三年进士及第,先为地方官,后任中书舍人,改龙图阁待制、知开封府。崇宁元年(1102年),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(右相),后又官至太师。蔡京先后四次任相,共达十七年之久,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。蔡京兴花石纲之役;改盐法和茶法,铸当十大钱。北宋末,太学生陈东上书,称蔡京为“六贼之首”。宋钦宗即位后,蔡京被贬岭南,途中死于潭州(今湖南长沙)。《东都事略》卷一〇一、《宋史》卷四七二有传。共著有 2 篇诗文
收藏
杨嗣复(783—848年),字继之或继子(《新唐书》为“继文”),穆宗时的户部尚书杨于陵次子,东汉太尉杨震之后(第五子杨奉一脉)与杨虞卿为族兄弟。八岁能文,主考官权德舆录为进士,二十岁登博学宏词科,受到宰相武元衡赏识,“皆权德舆门生,情义相得,进退取舍,多与之同”。累迁中书舍人。由户部侍郎擢尚书右丞,封爵弘农伯。李德裕辅政,被黜为湖南观察使。会昌元年(841年)三月被贬潮州。唐宣宗大中初,召为吏部尚书。卒谥孝穆。共著有 5 篇诗文
收藏
张鷟(约660—740),字文成,自号浮休子,深州陆泽 (今河北深县)人,唐代小说家。他于高宗李治调露年登进士第,当时著名文人蹇味道读了他的试卷,叹为"天下无 双",被任为岐王府参军。此后又应"下笔成章"、"才高位下"、"词标文苑"等八科考试,每次都列人甲等。其间参加四次书判考选,所拟的判辞都被评为第一名,当时有名的文章高手、水部员外郎员半千称他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铜钱,万选万中, 他因此在士林中赢得了"青钱学士"的雅称。这个雅号后代成为典故,成了才学高超、屡试屡中者的代称。武后时,擢任御史。共著有 2 篇诗文
收藏

热门作者

扫描二维码

打开小程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