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注(生卒年不详),宋朝人,字葆光,归安(今浙江湖州)人。熙宁六年(1073)进士(《嘉泰吴兴志》卷一七)。尝为试官,知永州。喜为歌诗,世传其《催雪》、《无闷》、《重午》、《庆清朝》诸篇,有承平闲雅气象。著有《丁永州集》三卷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七),今已佚。共著有 2 篇诗文
收藏
0
张忠定(946~1015) 北宋诗人。字复之,号乖崖。濮州鄄城(今属山东)人。太平兴国五年 (980)进士。授大理评事、知崇阳县。后升迁为枢密直学士,出知益州。咸平元年(998)入朝任给事中,户部使。不久改任御史中丞。二年,以工部侍郎身份知杭州,又知永兴军府。五年,又回益州任职,兼吏部侍郎。最后知陈州。死后追封左仆射,谥忠定,世称忠定公。北宋杨亿编《西□酬唱集》收其诗2首。所作《声赋》1篇,幽深缥缈,而无雕章琢句之态,梁周翰至叹为"一百年不见此作"(《四库全书总目》)。张忠定作品今存《乖崖集》12卷,附录1卷。有《续古逸丛书》本。共著有 0 篇诗文
收藏
0
常楚老,长庆进士,官拾遗。诗二首。相关作品《祖龙行》《江上蚊子》《句》。共著有 3 篇诗文
收藏
0
张荐[唐](公元七四四年至八o四年)字孝举,深州陆泽人,张鷟之孙。生于唐玄宗天宝三年,卒于德宗贞元二十年,年六十一岁。敏锐有文辞,专治周官、左氏春秋,占对详辨,为颜真卿叹赏。大历中,李涵荐任史官。代宗、德宗时,充史馆修撰,为裴延龄所忌。三使回纥、回鹘、吐蕃,累宫御史中丞。卒,谥宪。荐著有文集三十卷,及灵怪集二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并行于世。共著有 6 篇诗文
收藏
0
欧阳玭,衮之子。咸通十年,擢进士第,官书记。共著有 5 篇诗文
收藏
0
岳伯川,元代杂剧作家。济南(今属山东)人,一说镇江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,为元杂剧前期作家。撰有杂剧2种,《吕洞宾度铁拐李岳》今存,《杨贵妃》仅存残曲。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把他的剧作列入上品,评其词“如云林樵响”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0
王爱山(约公元1317年前后在世):家乡、籍贯、生卒年月及事迹皆不可考,约元仁宗延佑年间在世,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,工诗擅曲。著有散曲《寿阳曲》四支,被收入《太平乐府》。其名作是《双调·水仙子》三首,被收入《中华五千年诗词文库》。共著有 2 篇诗文
收藏
0
崔瓘,字汝器,博陵人也。以士行闻,莅职清谨。累迁至澧州刺史,下车削去烦苛,以安人为务。居二年,风化大行,流亡襁负而至,增户数万。有司以闻,优诏特加五阶,至银青光禄大夫,以甄能政。迁潭州刺史、兼御史中丞,充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使。瓘到官,政在简肃,恭守礼法。将吏自经时艰,久不奉法,多不便之。大历五年四月,会月给粮储,兵马使臧玠与判官达奚觏忿争,觏曰:“今幸无事。”玠曰:“有事何逃?”厉色而去。是夜,玠遂构乱,犯州城,以杀达奚觏为名。瓘惶遽走,逢玠兵至,遂遇害。代宗闻其事,悼惜久之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0
刘虚白,竟陵人,擢元和进士第。共著有 2 篇诗文
收藏
0
(988—1042)字长孺,歙州新安(今安徽省歙县)人。嗜学好古,手不释卷;尤工诗。大中祥符五年(1012)进士,庆历元年以兵部郎中知制诰拜翰林学士,召试学士院,校勘馆阁书籍。迁大理寺丞。预修景祐广乐记,特迁刑部郎中。奉使契丹,契丹主慕其文词,礼遇甚厚。累官昭文馆,兼侍读学士。告归,卒。冠卿著有《蕲春集》十卷,不传。有多丽词一首,才情富丽,盖北宋慢词始于此篇,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。见《能改斋漫录》卷十六。有《宋史本传》传于世。共著有 1 篇诗文
收藏
0